一如往常,推著嬰兒推車帶著一個三歲小孩躲到百貨公司(新月廣場)去散步吹冷氣。
在一樓的電梯打開的瞬間,等電梯的人們魚貫進入。我們推著嬰兒車的婦人,總是等到最後大家進去了,才慢慢帶著孩子一起進去。按著電梯按鈕的阿背趕著:「快點!快點!」佐佐此時已經先進入電梯,我的推車也推了一半,但孩子檔在前頭,我總不能撞進去吧!
況且,裡頭還站著五個大人(包含那位阿背)。
這時,這位阿背又喊到:「快點!快點!」口氣極差,聲調高昂又急促。
於是我抬頭看了他一眼,開口說:「有需要這麼趕嗎?」畢竟這整個過程我們都在移動,並非站在原地不動,檔在電梯口。而且被你這樣喊著,我也很著急!
過了一會兒,我們都進入電梯門也合上了。
阿背又指個佐佐對著我問:「他是誰?」我:「我兒子!」阿背:「對阿,那你不會叫你兒子快點進去,進去一點嗎?」
我心裡想:「這也不過才讓你等了三十秒,你有必要這樣嗎?」
於是我回答:「你有這麼趕嗎?他不過是個孩子。」阿背:「那你不會叫他快一點嗎?」我:「你真的有這麼趕嗎?」阿背:「對阿,你就叫你兒子的名字某某某快點進去」......
到了我們要到的樓層,阿背先衝出去了,同班電梯的阿嬤竟然跟我說:「他等很久了!」(天啊!不誇張,不超過三十秒甚至不到一分鐘,而且我帶著一個孩子、推著一輛推車)
難道,就因為他趕時間,而這樣對待幼小、對待推娃娃車的婦人嗎?或許,我認為那三十秒很短暫,對阿背來說已經是無法等待。
但我認為他可以告知電梯裡的大人進去一點,讓娃娃車有空間可以進入電梯。畢竟,孩子還小有些狀況無法立即掌握的很好,而媽媽我要推娃娃車還要注意是否會撞到他人的同時心中還七上八下的被別人追趕著,內心也著急著想要快一點。
事後在百貨公司散步時內心一直在想:如果那天你(阿背)老了,柱著拐杖、坐著輪椅要進電梯時,也被這樣趕。不曉得你(阿背)內心做何感想?想快卻快不了,因為沒人要幫你的忙只知道要求你最後進電梯的要快一點。
原來社會已經如此冷漠!
當我近日來常常帶著一個娃兒和一個三歲小孩在外移動時,感受更為深刻。人與人之間那種友善、互助的人情味已經蕩然無存,無論你今天是否方便,出門在外不僅要趕上別人的步調,還要自求多福。這種病態的社會,能教出什麼樣的下一代?
一個比我年長的人,在我的孩子面前做了一項不良示範。我回家思索著:「今天這個事件,我要如何教導我的孩子?」
如果照那位阿背的說詞,那我就是責怪孩子進電梯內沒有讓空間給我和娃娃車,但事實上我們還在移動阿!
所以我只好告訴他,「以後進電梯要快一點並且站在電梯邊緣貼著牆面,這樣才不會檔到妹妹的娃娃車。」
因為心中不快,我把這段故事簡略地寫在臉書上。
有朋友說:「等候是一種禮儀,但是請小孩走快一點不要讓其他人等也是一種禮儀。有時候旁人不是不耐等候,如果看到媽媽說一句:『走快一點哦!不要讓其他人等太久。』即使等待的時間一樣長還是會覺得互相體諒了。」
其實她說的也沒錯!
只是當下的我很心急,加上被阿背這麼追趕。媽媽保護孩子的天性立即發作!!!